三國故地,包公故里,淮右襟喉,江南唇齒,這里美麗的風光和人文底蘊交織成熠熠生輝的徽山皖水。
合肥享有“三國故地、包拯家鄉、淮軍搖籃、科教基地、濱湖新城”之美譽,因東淝河與南淝河由此發源,故曰“合肥”;因明清時為廬州府治所在,故別稱“廬州”。 作為國家首批三個園林城市之一,合肥有“綠色之城”的美稱。淝水穿城而過,形成了“城在園中,園在城中,城園交融,渾然一體”的獨特城市風貌。市內的包公園、逍遙津公園、環城公園等勝景,城郊的紫蓬山、大蜀山兩座森林公園以及徽園等主題公園,徜徉其間,風光旖旎,還可吊古論今,令人留戀忘返。 “包公文化、三國文化、淮軍文化、佛教文化”——四大文化兼容并蓄。合肥自秦代置合肥縣,至今已有2千多年歷史。三國時期,魏吳在此交兵留下了逍遙津、教弩臺、三國新城等歷史遺跡。 合肥人杰地靈,名人輩出。五代十
...[展開介紹]三國故地,包公故里,淮右襟喉,江南唇齒,這里美麗的風光和人文底蘊交織成熠熠生輝的徽山皖水。
合肥享有“三國故地、包拯家鄉、淮軍搖籃、科教基地、濱湖新城”之美譽,因東淝河與南淝河由此發源,故曰“合肥”;因明清時為廬州府治所在,故別稱“廬州”。 作為國家首批三個園林城市之一,合肥有“綠色之城”的美稱。淝水穿城而過,形成了“城在園中,園在城中,城園交融,渾然一體”的獨特城市風貌。市內的包公園、逍遙津公園、環城公園等勝景,城郊的紫蓬山、大蜀山兩座森林公園以及徽園等主題公園,徜徉其間,風光旖旎,還可吊古論今,令人留戀忘返。 “包公文化、三國文化、淮軍文化、佛教文化”——四大文化兼容并蓄。合肥自秦代置合肥縣,至今已有2千多年歷史。三國時期,魏吳在此交兵留下了逍遙津、教弩臺、三國新城等歷史遺跡。 合肥人杰地靈,名人輩出。五代十國的吳王楊行密、宋代清官包拯、晚清洋務派首領李鴻章、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、世界著名科學家楊振寧等均出自合肥。韻味悠長的黃梅戲,淳樸的鄉俗,匯聚南北風情的美食,包公祠和逍遙津。
最佳季節:4-10月。春秋兩季最佳。合肥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,四季分明,氣候溫和,陽光充足。四季可游,自然風景優美,古址遺跡眾多,最佳旅游季節為每年4至10月。
[收縮介紹]相關品牌